2017年中考已經(jīng)過去,對于即將啟程的2018中考很多新中考考生都感到很緊張,因為八月結束后他們就正式進入中考開始備戰(zhàn)2018中考了。然而,此前卻一直有關于2018北京中考改革的各種相關信息層出不窮,真假性也是難以確定。因此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解析一下2018北京中考改革的相關內(nèi)容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改革后的中考對于政策策中的5選3科目,新的計分方法為:
所選3科成績,由高到低分別按照、80%、60%的系數(shù)折算為實際分數(shù)。即:三科折算后的實際為100分、80分和60分。
例如1:如實考90、80、70,實得:90分×+80分×80%+70分×60%=196分。如實考90、70、60,實得:90分×+70分×80%+60分×60%=182分。如果不乘系數(shù)的話,原來相差20分,現(xiàn)在相差14分。
例如2:如實考80、80、80,實得:80分×+80分×80%+80分×60%=192分。如實考90、80、70,實得:90分×+80分×80%+70分×60%=196分。如果不乘系數(shù)的話分數(shù)相同,現(xiàn)在相差4分。
2018北京中考改革對的影響
1、直升和12年義務教育是北京甚至的發(fā)展方向
2、大力發(fā)展民辦學校 & 國際學校;民辦學校=精英學校
北京中考政策的公布,中考擇區(qū)、擇校重要,擇班同樣更重要了。
教改前擇區(qū)、擇校較主要的是獲得更多的好的教育資源,教改后擇班的重要性會被進一步強化。
教改后,初中弱校、強校間的差異被生源的較大化均等性所弱化,趨同性變得越來越明顯。
不久北京及的中學校都將展開“分層教學”和“走班制”教學,這就會出現(xiàn)“同班不同學”的現(xiàn)象,因此,未來一個學生進了中學除了獲得這所學校的名頭外,要想得到更大的好處關鍵在班級的選擇上,而班級的選擇雖然是自由的但卻是完全按照分數(shù)進行的,不同分數(shù)的班講課的難度、進度、師資、教材、考題、生源等都是不同的。
在此要特別告訴各位同學們,教改后你進了什么學校相比較教改前已經(jīng)不那么重要了,而能夠進什么班將起更關鍵和較直接的作用。家長們不要再被學校的光環(huán)所籠罩了,此學校已非彼學校,教育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已經(jīng)完全改變,我們的思想觀念要徹底轉變了!
3、和高考更加接軌
高考改革方案雖然還沒有正式公布,但試點和大方向都已經(jīng)定了,就是淡化文理,考察全方面。
因此,北京的這次改革也是朝著這個方向去改進,從以前的6門文化課,改為了現(xiàn)在的9門文化課。
4、語文和數(shù)學的重要性繼續(xù)凸顯
雖然從分值上,語文和數(shù)學并沒有持平其他學科,但語文會加大難度,數(shù)學基本保持不變。
雖然都降低了分值,但語文會降低基礎題和作文占分比例,數(shù)學也是類似,對簡單題和難題都會適當刪減。
而且高考中,語文和數(shù)學也是較重要的兩門學科。尤其今年高考語文,能明顯體現(xiàn)出難度陡增。考題靈活性也提升不少。
5、英語繼續(xù)扮演送分科目
英語在改革前,拿到就很常見。
15屆中考,如果英語考117分(120分)以下基本就與市重點高中無緣了……
在聽力+口語的分值比例增強到40%,拿應該會更加容易,因為這兩項都是屬于送分項目。
筆試的比例下降到60%后,丟分項也會越來越少,會更加容易拿到。
中考大綱要求的詞匯量,從2000個降低到1600個;
高考大綱要求的詞匯量,從3500個降低到2600個
所以,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,也會顯現(xiàn)出兩極分化。
?、?只以國內(nèi)為目標的,滿足于課內(nèi)學習即可。報課外班的同學基本以補差為目的;
② 著眼于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的,就要大量在課外充電。隨著出國潮的又一次到來,初中開始TOEFL/IELTS/SAT的學習也并不會鮮見#p#副標題#e#
6、物理會成為大多數(shù)孩子的選擇
物理作為理科的第二大學科,一直也是很多孩子的軟肋。但物理到高考時,仍然是屬于大學錄取的必選科目,所以對于今后大學想向“理工科方向”發(fā)展的孩子,初中不太可能放棄物理。
而對于今后大學想走“文科”的孩子來說,他們就可以在初中免受物理的“折磨”了。
7、生物(化學)成為雞肋學科
如果化學or生物單列學科的話,可能也會成為大多數(shù)孩子的選擇。但這兩門合為了一張卷子考試,就需要孩子準備兩科,才能增加得到。
因此,即使有孩子想大學走理科道路的話,也會在中考時妥協(xié)一下,而不選這科,等高中再補回來也不晚,反正知識點是幾乎脫節(jié)的(尤其是生物)
8、地理繼續(xù)邊緣學科
地理應該是“副科”當中較讓孩子發(fā)怵的學科了,很多孩子在準備地理初中會考時都很痛苦,所以應該是選擇較少的中考計分學科了。
9、歷史&思想品德強勢回歸
歷史和思品,一向是屬于“副科”中相對簡單的,尤其是思品,簡直就是送分!很可能其選擇比例會達到(這好像就是的導向,思品這個洗腦學科正式回歸考試。)
2018北京中考改革之后的好處
中考改革后,考試科目和分值較以往有了較大調整??荚嚳颇繛檎Z文、數(shù)學、外語、歷史、地理、思想品德、物理、生物(化學)、體育9門。
除語數(shù)外3科考試外,其余5科進行選考是此次北京中考改革一大亮點。之前,北京市中考科目相對固定,考試科目為語、數(shù)、英、物、化5科。此次中考改革,將之前所謂的“小科”———歷史、地理、政治、物理、生物(化學)全部納入考試科目,考生可以在這些科目中五選三。這對于考生來說,無疑多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和平臺。
選考時,考生可從物理和生物(化學)中選擇1或2門,歷史、地理和思想品德中選擇1或2門。所選的3科成績,由高到低分別按照、80%、60%的系數(shù)折算成較后分數(shù)。3科折算后的實際為100分、80分、60分。因為分值折算權重可選擇,實現(xiàn)了同分不同質,即便考生選考科目的原始分相同,折算分也會出現(xiàn)較大12分的分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