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長怎么去看待小學生的成績?小學生的成績不要太在意,是科學的解釋。因為,對待萌芽期的小學生,要用發(fā)展的視野、動態(tài)的眼光、的心態(tài)加以教育和引導,下面從兩個方面說一說“不要太在意”。
一方面,“不要太在意”是正向的,是多年教學經驗的總結。
一、孩子還有成長的空間。剛上小學的孩子,對學校生活和學習是相對陌生的,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。有些孩子又是慢熱型,需要假以時間。還有些孩子從毫無拘束的玩生活剛剛轉入學習生活,或多或少有一個收心的過程。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考試成績。隨著學校生活的漸進,孩子的適應能力會不斷加強,學習成績也會隨之改觀。
二、過分強調分數(shù)容易給孩子造成壓力。小學生在心理上還處于懵懂期,還沒有分析別人、分析自己的能力。如果這時候向孩子過分強調考試成績,就會給孩子心理造成壓迫,孩子就會形成畏難情緒和厭煩情緒,甚至自卑心理。年幼的孩子是不懂也不會如何把壓力轉化成動力的。這對孩子今后持續(xù)性學習會帶來嚴重打擊甚至毀滅性打擊。
三、要注重發(fā)展。要多側面、多角度衡量孩子的素質,要學會綜合分析和判斷,在加強書本學習的基礎上,教育孩子不能死讀書、讀死書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孩子的閃光點,及時進行正向激勵。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,好孩子是夸出來的,恰當?shù)墓膭顣购⒆有判谋对觥?/p>
另一方面,“不要太在意”又是辯證的。“太”字用的十分恰當。不要太在意,不等于不在意,恰恰說明了重點所在。為什么說對學習成績不要太在意,而不是對其他什么不要太在意?!很明顯,強調了主業(yè)指向,向家長做出了提示:
一、學習較為重要。小學階段學習的基礎是否堅實,直接影響今后的學習以及工作。再者,無論小升初、中考、高考,拼的主要是學習成績,這是關系孩子今后成長的大事。
二、關注培養(yǎng)孩子的學習習慣。小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自制力還沒有形成,需要家長與學校配合培養(yǎng)孩子的良好習慣,這對孩子未來學習的效率和質量都是十分需要的。
總之,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成長要有戰(zhàn)略眼光,既不能拘泥于一時一科的成績,又要從苗頭抓起,真正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終生引導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