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分辨國學教育和經典教育的區(qū)別,就先要了解兩者的概念和含義,從中找出兩者的不同,還有就是從國學教育和經典教育的意義和功能上找不同。如果僅從大家了解的層面上去理解國學教育和經典教育,你能找出不同嗎?國學教育簡單理解就是以前的儒家思想,比如三綱五常等傳統(tǒng)思想和觀點,當然這只是狹義的一部分理解,而經典教育是給兒童教授一些代表人類智慧的經典文化的教育方法,二者還是有很大的不同,小編從不同方面整理了這兩種教育的不同點,以下內容大家可以參考一下!
國學教育和經典教育的不同,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探討:
一,范圍不同。
從兩個慨念所指的內容廣度上看,國學涵蓋了一般意義上所說的傳統(tǒng)文化學術的全部。
“國學”是在中國近代新文化運動早期提出的相對于“西學”的概念,并沒有一個確定的邊際和內涵定義。國學大師南懷瑾用四句話對自己的概括可以作為參照:上下五千年,縱橫十萬里,經論三大教,出入百家言。從中華文明的起源開始,數(shù)千年來累積而成的歷史、文化、宗教、社會、學術等等文明成果的總和都在“國學”范疇之內。相應的,國學教育所涉及的范圍和領域就相對寬泛得多,以“三大教”為例,國學教育就遠不止儒家思想及相關的經典學術,而是涉及儒釋道三大主流傳統(tǒng)文化的綜合。
現(xiàn)在我們通常所說的經典教育,范圍所指其實要小得多,以兒童經典啟蒙為例,通常會以第、三、百、千這些經典啟蒙書籍為主線,以誦讀為主要展開方式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。當然,這有拋磚引玉的效果,是打開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這座寶庫的一把鑰匙。
二,深度不同。
國學教育的范圍決定了其本身的體系縱深價值,以及探索發(fā)揚這種價值的深度要求。國學體系也可以像現(xiàn)代教育的分科一樣分成許多不同的領域,但又不能這樣簡單割裂。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尤其突出的一個特征在于強調“整體性”,典型如中醫(yī),中醫(yī)強調人體是一個整體,不論防病還是治病,全身器官組織都是“陰”和“陽”的協(xié)調統(tǒng)一。文化同樣如此,現(xiàn)在學校的分科其實是引進西方的教育模式。
所以,國學教育首先就賦予了教育對象、教育內容、教育形式以整體的觀念,而要從整體上把握這些觀念,必然要求國學教育除了在廣度上,也在深度上有更高的要求。經典教育尤其是兒童經典教育,相對而言并不需要達到學術式的深度,也不現(xiàn)實。盡管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里的經典浩如煙海,但從時代特征和教育功能來說,需要作出適當?shù)倪x擇,不是經典都適合用于教育普及。
三,意義和功能不同。
國學教育的意義,對人,是一個融合了知識、學術、言行、品德、哲學、思想等等不同側面的綜合教育,尤其在哲學學術層面上,和人的價值觀是密不可分的。
從教育功能上說,國學教育著重強調人的“品德”、“修行”等“道”層面上的價值觀塑造,據(jù)于時代發(fā)展的背景,國學中“術”的教育相對受限。
再看經典教育,兒童經典教育,誦讀是較有效的學習方式,根據(jù)年齡段的不同,在對經典的理解上可以由淺入深,但仍然強調誦讀的重要性。因為絕大多數(shù)傳承下來的經典,所用語言文字的較顯著風格就是適宜誦讀,在音韻、構詞、句式、章法上獨樹一幟,通過誦讀、熟讀、精讀,在謀求達到鞏固、理解,進而潛移默化給人以精神滋養(yǎng)。
以上從經典教育和國學教育的范圍、深度和意義、功能這幾個方面分別闡述了兩者的不同,對于大家理解這兩種教育肯定有很深的啟發(fā),大家認真閱讀一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