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著與教育
古往今來無數(shù)文人墨客向我們留下了他們寶貴的思想結(jié)晶,以供我們增加學識。笛卡爾曾經(jīng)說過:“閱讀的書籍,就是和過去時代較杰出的人進行交談,也就是和他們傳播的思想進行交談,”而是否的經(jīng)典作品是否適合孩子閱讀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。
近年來就有北京大學研究院秦春華院長認為《三國演義》中充斥著陰謀詭計,權(quán)術(shù)心機;《水滸傳》中充滿了打家劫舍,占山為王;《西游記》中蘊含著濃厚的佛教色彩;《紅樓夢》中都是悲觀主義,不利于培養(yǎng)孩子樂觀向上的人生觀。
這樣的觀點也顯得過于,其實孩子們讀書也是需要正確的引導,若只是看一些兒童讀物也并不利于孩子的思想進步。民國時期的才女張愛玲,三毛無一不是嗜書成癮,單是那一本《紅樓夢》就不知看了多少遍,這一本本的書才成就了她們,她們的才情,她們的思想,是用一本本的書積累來的。不同的年齡對所看的書也會有不一樣的理解,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其思想境界也是一種提升。
孩子的思想是那么的單純,他們需要的是正確的引導和教育,名著這樣有深度的書不是要一次全都理解,這些書是作者對人生的理解,我們看時也會隨著不斷的成長,閱歷的增加而有不同的看法與理解,不斷的去積累,提升對生活和人生的認知。
讀傳統(tǒng)名著不只是提升思想,還能弘揚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,讓孩子從小就對傳統(tǒng)文化有一個認知,對古人有的理解,培養(yǎng)其文學素養(yǎng),增加對事物的理解能力。
不同的人對事物有著不同的看法,正所謂橫看成嶺側(cè)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,孩子讀書本身是沒有錯的,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,不同的人對名著有不一樣的理解,只要為孩子提供正確的價值觀,加以正確的引導,那名著的價值將會多大,去用不同的看法去看待,將缺點完善,那不是更好的方法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