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,這句話我們應該都聽說過!為了實現(xiàn)這一目標,不少的家長也是想盡了各種辦法,早教,培訓,甚至寄宿學校!!!不過作為家長,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,也是需要考慮孩子的成長規(guī)律的!比如就把孩子送到寄宿小學好不好這一問題,就需要家長們慎重考慮!!!為什么呢?
首先:容易造成親情的缺失。
小學生對父母有很大的依賴性,良好的親子關系會讓孩子感到溫暖、踏實,使孩子有安全感,愉悅感,感到生活快樂而美好。如果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,就是把孩子這種天性的,心理的需求硬生生切斷了,剝奪了。也許短時間內,可能看不出有什么不妥,但是,這種做法,導致的直接后果,就是孩子成人后,不會和父母,或者親近的人保持親密關系。有人可能要說:危言聳聽。其實,就是如此,因為孩子在學校要聽老師話,回到家和父母之間有了距離,他可能很聽話,但是卻不會表達心里真實的感受或想法。孩子原始的自然需求得不到滿足,今后他的社會屬性也難正常成長、無法正常表達。
其次:小學階段正是培養(yǎng)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,老師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好成績,卻不帶來好習慣。
好習慣影響人的一生,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,孩子書寫的習慣,閱讀的習慣,獨立完成作業(yè)的習慣,以及生活上的習慣,都需要父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,用心去引導培養(yǎng)。有人說,學校不是一樣培養(yǎng)嗎?此言差矣,老師的作用永遠取代不了父母,學校教育也永遠不可能取代家庭教育。特別是親子共讀,我覺得對小學生來說是需要的,即能引導孩子愛上閱讀,又有助于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。如果孩子去了住宿學校,你還有時間陪孩子嗎?
第三:會禁錮孩子的視野和好奇心,滿足不了孩子成長的需要。
寄宿學校采取封閉管理,孩子一周七天要有五天時間呆在同一環(huán)境中,如果學校課外活動豐富多彩對孩子的影響可能不會太大。如果學校生活單一,那么對于正處于探索階段的孩子來說,真的不是件好事。因為,很少接觸學校以外的環(huán)境,久而久之,學生的眼界可能越來越窄,對社會的了解和實踐的機會過少,不利于學生的社會化發(fā)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