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孩子需要從哪幾方面著手?怎么培養(yǎng)孩子好習慣?其實孩子的教育較重要的是品質(zhì)和品格的教育,習慣也是培養(yǎng)品質(zhì)品格的一個角度。
培養(yǎng)孩子的自律性
自律的培養(yǎng)不是一朝一夕,但卻值得我們投入精力去做,比如,從小的時候就要放手給孩子適當做一些決定,不要事事去控制,替孩子安排好。因為孩子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反正都已經(jīng)被安排好了,每做一步都有媽媽爸爸替我們做好,他根本不用操心,就無所謂主動自覺了。當然在放手之前,也要幫助孩子反復練習,當孩子有能力自立的時候就可以逐步放手。
培養(yǎng)孩子有好奇心
很多孩子缺乏好奇心,是家長習慣在生活中凡事去“告訴”和“命令”孩子該怎么做,生怕孩子走彎路,犯錯誤。而且一旦孩子做錯事了,家長就責罵打壓。這些行為就會導致孩子較后對什么事都失去興趣,做什么事都縮頭縮尾,好奇心就無從培養(yǎng)。
保持孩子好奇心,要少用命令少說教教,平時就多用啟發(fā)的方式和孩子聊天,和孩子多點親子互動,少批評多鼓勵,一點點建立孩子的責任心。
培養(yǎng)孩子有責任心
有個小朋友出門的時候丟了一個小書包,回家的時候媽媽沒有責怪他,倒是問他因為什么原因在哪里丟的,跟這個小朋友一起聊他可能丟書包的地方和原因。聊了一會之后,就跟孩子說,那么我們一起去找找書包吧,說不定還真可以找到。于是,媽媽就跟著孩子一起順著孩子剛才出門的路線找書包,結果書包找到了。
孩子高興,他覺得自己的能力又增加了,而且下次就算丟了書包他也不怕,也知道該怎么處理問題。相反,孩子丟書包后,媽媽一頓罵和指責,那就算書包找回來了,孩子下次也不愿意帶書包出門了,因為他不想承擔他自己可能犯錯誤的后果。
這小小的案例讓我們知道,犯錯誤不可怕,可怕的是犯錯誤后的補救,而且也會直接影響到孩子責任心的培養(yǎ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