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,家長的一言一行往往都會對孩子產(chǎn)生影響。而家長的某些壞習慣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,往往會造成無法挽救的損失,所以提早改掉自己的壞習慣,是家長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必不可缺的。
•沉迷手機
在移動時代,人手一部手機的現(xiàn)象再正常不過了,家長們往往一下班,就坐在家里開始玩手機,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,長此以往,孩子們往往也會養(yǎng)成沉迷手機的習慣,愛玩手機游戲、愛看手機視頻,而且關(guān)鍵是,市面上的電視劇大多沒有分級限,一些過于成熟或血腥暴力的鏡頭往往會對孩子的性格有所影響,所以家長們在孩子面前可以盡量收起手機,就算是公務(wù),也可以回到自己房間再用手機溝通,避免給孩子造成,爸媽都愛玩手機的不好印象。
•不愛運動
家長們?nèi)绻苣┫矚g癱在家里,不愛運動,不愛出門,孩子也只能呆在家里,沒有接近大自然的機會。其實,科學研究顯示,運動對孩子的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有很大的幫助,因為人體動作的協(xié)調(diào)完成,往往需要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的良好指揮才能做到。而且愛運動的人,往往更加的積極陽光,往往更加的充滿活力,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(fā)展是有很大幫助的。所以家長們,可以適當?shù)倪\動運動,就算再累,也要帶著孩子出去走走,哪怕是繞著小區(qū)走一圈呢,從小給孩子培養(yǎng)對運動的興趣,將來是一筆財富。
•對他人的負面評價
可能有些家長比較喜歡抱怨,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,就直接的說了出來,哪怕是當著孩子的面。比如“你舅舅說話一點都不靠譜,說好今天約著見面的,怎么打電話又不接了” “你爸爸怎么回事呀,說好去買醬油的,怎么這么慢”,不知不覺中,你將孩子身邊的人都說了個遍,導致從小給孩子造成的印象里,身邊的這些人,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陷,那么他會漸漸的疏離他們,從小心里就會產(chǎn)生不安全感,甚至也會學著你的樣子去抱怨別人。
•無視公共規(guī)則
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,過馬路紅燈時,為了趕去上學,家長往往拉著孩子就走在斑馬線上了;在大家都排隊買票的時候,為了早點進入園區(qū),有些家長會無視規(guī)則選擇插隊;在找不到垃圾桶的時候,有些家長就將手中的餐巾紙隨手丟在地上了。這些行為,都會被孩子看在眼里,會讓孩子覺得,這個世界上,只要你著急,你有苦衷,有些規(guī)則是可以無視的,有些事情是應該以自己為優(yōu)先的,因為爸媽都是這么干的。所以,維護公共規(guī)則要從小抓起,如果家長不帶頭行動的話,光是在口頭說說,在孩子眼里是沒有信服力的。家長應該帶頭行動,而不是說說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