傾聽,是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。但傾聽的效果取決于母親的心境、母親的引導、母親的評價和鼓勵!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,父母應該做好充足的準備,教育不能一味的辱罵孩子,打擊孩子的自尊心,應該以鼓勵孩子為主,給孩子足夠的自信心。教育的三個面向是什么?如何用傾聽正確的教育孩子?
許多做父母的,自己的事業(yè)很成功,但面對自己的孩子卻束手無策。他們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愛,卻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回報。
做父母的都愛自己的孩子,但常常不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,不知道孩子需要怎樣的愛。因此,父母常常只注重在物質生活上滿足孩子的需要。其實,隨著孩子的成長,更需要父母提供精神上的支持,而傾聽孩子的心聲,正是從精神和感情上關懷孩子、與孩子建立親密關系的重要方式。應該說,面對孩子,父母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。
孩子在學校生活了整天,回到家中,快樂需要有人分享,困惑需要請人解答,煩惱需要找人傾訴,憤怒需要向人宣泄,這個人是誰呢?當然是孩子較親愛的爸爸媽媽。這個時候,只要媽媽(或爸爸)認真地、全神貫注地傾聽孩子的訴說,孩子就會感到,自己在爸爸媽媽心中是重要的,從而增強了安全感,這種安全感會讓孩子受益終生。
傾聽孩子的心聲,還會使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越來越深,敢于向父母袒露自己的內心世界,讓父母清楚地了解他對事物的看法和感覺,為父母的引領和教育做了向導。
當孩子受了委屈,遇到挫折時,父母的傾聽與表達的關愛之心,能夠化解孩子心中的積存的不快和緊張情緒,恢復孩子的自信心,勇敢地面對新的挑戰(zhàn)。
可以說,傾聽是建立和諧親子關系的一個法寶。但是,要爸爸、媽媽們把過去用嘴巴的習慣改為用耳朵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傾聽不是聽見就行了,而是要每天抽出的時間,放下手里的一切活計,不要看電視,不要接電話,讓這段時間完全屬于孩子,充滿愛心地與孩子在一起。對年幼的孩子,較好有身體的接觸,擁抱或摟著孩子,與孩子的目光相接,表達父母內心的愛。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句話,用表情或簡單詞語如“嗯”、“后來呢”等作回饋,表達你的關注和重視。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話,如果你認為孩子所說的事情或觀點是錯誤的,也不要輕易地批評和評價,要鼓勵孩子把話說完,在以后適當?shù)臅r機再與孩子討論這個話題。
愿那些沒有傾聽孩子講話習慣的家長們,從現(xiàn)在開始,每天抽出時間傾聽孩子,堅持下去,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。
親子教育的一個原則就是關系大于教育。其實,家長不必說很多的教育理念,更不必喋喋不休地告訴孩子,應該怎么做,不應該怎么做,只要有良好的關系就行。良好的關系不是過度的親密,而是自由、和諧、彼此相互尊重。父母與孩子建立了這種關系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父母希望孩子怎么變,孩子就會怎么變,而這種關系的建立,傾聽心聲孩子是必不可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