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高考“3+1+2”的選科模式下,學生在政史地、理化生之間做選擇,既要客觀衡量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,也要充分考慮到自己的興趣和特長,這樣做出來的選擇才是較適合較佳的選擇!歷史、地理和生物這個組合相對來說難度中等偏下,對于一些成績一般的學生很適合,所以說難度較小是較大的優(yōu)點,缺點就是高考報考大學可能會有些許的限制,下面是伊頓教育網小編整理的關于史地生這個選科組合的優(yōu)缺點分析,大家了解一下!
一、歷史地理生物這個組合,可以避開尖子生
普通學生選擇物理會有很大的風險,物理是尖子生扎堆的地方,競爭異常激烈,如果學生對于自己的物理學科沒有信心,不能增加是物理的高手,選擇物理就是去當炮灰的!
其次,物理這門學科的成績固化嚴重,很多理科學生都有這方面的問題,在物理學科上特別突出,許多學生高一是什么成績,高二和高三就還是什么成績,很難在短時間內通過刷題來取得沖刺。
對于經驗豐富的尖子生來說,他們會更多的把興趣放在難度較高的物理和化學上,物理和化學這兩門更難體現(xiàn)尖子生實力上的優(yōu)勢,很少會有尖子生選擇歷史地理生物這個組合!所以對于普通學生來說,選擇歷史不選物理,就可以地避開尖子生!
二、歷史地理生物的組合,學習難度和考試難度都比較低
歷史就不同了,這是人文學科,不像物理那樣難以理解,經常摸不著頭腦,歷史學起來的話難度會降低很多,即使是成績一般的學生也可以聽懂。
生物和地理是介于文理之間的兩門課目,既不像物理和化學那樣對于學生的天賦、基礎要求較高,也不像政治和歷史那樣考察思維的延展性,大量的記憶與背誦。這兩門是理科中較“文”的科目,同時也是文科中較“理”的科目!因為介于文理之間,這兩門科目的學習難度都不是很高,考試的得分率也不是很低,只需要努力就可以相對的增強成績,較適合中庸的學生選擇!
三、歷史地理生物的組合,在選擇時受限制
我們都知道,在新高考制度下,理科比文科的面要廣一些,雖然這個組合中有生物,但是可報考的并沒有增加多少!物理是受限較大的,大部分理工科都需要必選物理,比如物理學和信息技術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航空航天等等。化學是受限第二大的,生命科學,材料科學,環(huán)境科學,信息科學等都需要化學作為基礎。如果不選物理和化學,那么絕大部分的理工科都無法報考。
高一學生在選擇科目的時候,不要忘記參考科目所對應的大學,也就是說要提前做好職業(yè)規(guī)劃,綜合讀方面的因素來選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