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學的“分校”和大學之間是什么關系?在生活中,我們經常會聽到某某大學會有某某分校,而且一個大學有時候會有好幾個分校,而且還會有人把某個大學的分校和分校區(qū)相互混淆。其實這些對于好多人來講都存在知識盲區(qū),而大學的分校是怎么形成的,我想應該知道的人會更少吧。
大學合并的產物
從很早以前,就有過大學合并這一說法,當時的大學合并主要是有特色的大學向綜合性大學合并。合并之后就就成了我們現(xiàn)在所見到的類分校區(qū)。學校合并主要是進行資源的重組,一些院校把相似的資源重組在一起形成一個分校,它的特點是獨立性強,在管理運營,招生錄取等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性。我們常見的這種情況比如說某某大學醫(yī)學院,例如北京醫(yī)科大學與北京大學合并,就形成了北京大學醫(yī)學部,類似的還有復旦大學醫(yī)學部和上海交通大學醫(yī)學院等等。
地方政府參與共同建校
這種形式下的分校,雖然隸屬于本校,但也基本上實現(xiàn)獨立運行。而且從這種分校畢業(yè)的學生,畢業(yè)證和學位證上是擺脫不了分校的所屬。這種類型的分享,有好多政策需要完善,其中有一個較大的矛盾就是跟本校有點模糊不清的關系,常常與本部學校師生有合作,也經常對外稱自己是按獨立院校方式運作,其實在教育部,已經被歸類為獨立院校,參與獨立學院排名,比如說這類的分校有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。
與民間資本合作
這是完全獨立自主的獨立院校,是由學校本部與民間資本合作創(chuàng)建。它的特點是學校的基礎建設,教學管理,招生錄取工作都獨自進行,有獨立法人的資格,在財務上也實現(xiàn)自由,頒發(fā)的畢業(yè)證書,學位證書就是有自己學校的印記,在認可度上低于公立院校,大部分都是招收本三學生,少量會招生本二批次學生,所以在生源質量上跟一級院校是有很大差距的。當然錄取分數(shù)也很低,而且收的學費也比較高。
分校的概念大概就是如此,它的產生也主要是這三種形式,分校跟一級院校的分校區(qū)還是有區(qū)別的,大家不要混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