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吾師同行
周雨欣/高二年級 張曉媛/指導教師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
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溫柔的灑在床上,涼爽的海風輕拂過窗邊,“叮零零零!”鬧鐘歡快的歌唱,叫醒了我的耳朵,全身每一個細胞次第蘇醒。我揉了揉惺松的雙眼,看到前一刻墜滿星辰的墻紙映射出掛著露珠的葉片,鬧鐘屏幕上閃動的2087年9月7日,提醒我新的整天已然到來。
我伸了伸懶腰,舒展的哈欠讓肺部充盈了新鮮的空氣。看著洗漱間鏡子里的自己,花樣的年齡,健全的身體,驀地涌起一種難以明說的感慨……
媽媽常向我講起那段奇妙的經歷。16年前,5個月身孕的媽媽在爸爸的陪伴下來到醫(yī)院,的基因教師為媽媽進行了羊膜穿刺檢查,發(fā)現(xiàn)了胚胎中潛在的殘疾基因。若放在50年前,人們對于先天殘疾束手無策,無能為力。而如今發(fā)展迅速的CRISPR基因編輯第37代技術已經可以地解決這個問題?;蚪處熓紫确蛛x出胚胎內的目的基因,經過體外培養(yǎng)外源基因插入載體分子,將對健康不利的基因進行重組,導入宿主細胞,再誘導胚胎干細胞成為多能干細胞。通過一系列科學手段,不僅在較大程度上規(guī)避了我天生殘疾的可能,甚至為可替換的培養(yǎng)器官做好了充足的準備。是先進的科學技術給予了我健全的體格,此般恩惠令我感激不盡,更讓我立下了勤學精思,未來要為人類科技發(fā)展貢獻力量的遠大志向。
隨著時代更迭,人口的數(shù)量與日俱增,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(fā)展,曾令人頭疼的交通擁堵現(xiàn)象已不復存在。雖然家住遠離校區(qū)幾十公里的居民區(qū),但新興的交通工具“云梯”讓我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穿梭空中,在極短的時間內到達我要去的一個地方。
“同學們,上課了!”班主任的聲音將我的思緒拉回到課堂,“今天的授課內容是儒家思想,請同學們攜帶VR眼鏡,去AR互動教室上課。”崇尚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我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,早早開啟了課程。清可絕塵,濃能遠溢的緩緩落在我的發(fā)上,遠處竹林傳來聲聲清翠的鳥鳴。在幻化的時空里,我化身一片柔軟的羽毛,隨風盤旋、飛舞,飄落于數(shù)千年前的華夏大地。“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熝?hellip;…”孔夫子的聲音回蕩在腦海。此刻,我正與魯國孔廟中的百位子弟一同受教,全息技術組合AR效果展現(xiàn)的孔子,便是我的師尊。得益于科學技術的神奇,我有幸跟隨孔子接受正統(tǒng)儒家文化的熏陶,跟從司馬遷在《史記》中回溯千年前的盛世風茂,伴隨李時珍遠足跋涉,遍嘗百草。
下課鈴聲在耳邊響起,我摘下眼鏡,身邊的教室已悄然恢復往昔模樣,而我的思緒仍沉醉其中。接下來是不同科目的課程。從爺爺?shù)闹v述中,我得知幾十年前的中學生要選擇文科和理科,進行不同方向的培養(yǎng)。這樣的方式縱然可使學生的特定上有所精進,卻也扼制了廣博思維的更多視角。如今,大腦植入硅芯片的技術已日益發(fā)達,一些文科的基本知識不再需要大量時間進行機械地重復,只需將輸入知識庫的硅芯片替換海馬體,植入神經組織,利用多芯片模塊促建信號轉換,以光束模擬密集的神經網絡即可,思維網絡較為復雜的理科知識再進行人工授課。這項“以芯代師”技術的應用,使學生們博學多才,文理兼修。
以往教育資源不公和大量紙張損耗環(huán)境資源的問題也得到了改善—先進的量子通訊技術讓世界各地的學生公平享有好的的教育資源,薄如蟬翼的仿紙質電子書籍正大量推廣。電子書里不僅可以更便攜地輸入諸多信息,還能記錄筆記,隨時查閱。
除了知識的海量獲取,科技發(fā)展也讓我們在課堂上體驗豐富多彩的生活。老師帶領我們觀旭日東升,看潮漲潮落,一同觸摸歷史,感知自然,聽樹木年輪訴說生命的故事。他們也許是人類,也許是機器,也許是一項新研制的科學技術……
“師者,所以傳道、受業(yè)、解惑也。”與吾師同行,樂在其中也。
指導教師:
張曉媛,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高級教師,多年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