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初中,學生們需要明確初中和小學的不同,需要針對初中去培養(yǎng)不同的能力,養(yǎng)成更好的學習習慣,以便更適應初中的學習!以下伊頓教育一對一輔導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幾條比較實用的建議,希望以下的內容對初一的同學有幫助!
1、培養(yǎng)強的計算能力。
初一代數內容多,計算是關鍵,當然,好的計算能力是學好數學的奠基石,學完十次課之后,建議每天做一道計算題(包括有理數四則運算、整式加減、解一元一次方程),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”,一步步增強計算速度和準確性,到了中考,你的優(yōu)勢無人能及。
2、思想上不能松懈,時時刻刻提醒自己,要刻苦努力,不要掉隊。
萬事開頭難。相當一部分同學,進入初中后,以為考入重點中學,考入實驗班,就萬事大吉了。休息一段時間,然后再努力,反正中考還早著呢!這就大錯特錯了!中考有的是實驗班的同學成績不如普通班的。初中三年,眨眼即過,而且初一、初二、中考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初一的知識比較簡單,但如果基礎打的不牢,不能開拓思維,同步學習,到了初二學習幾何證明,中考學習二次函數就會感覺很吃力,尤其是到初二,中考還要學習兩門新的學科——物理和化學。三門課放在一起,很多初一數學基礎不好的同學,就很難趕上了。所以,同學們從跨入中學大門開始,就要有長遠的計劃,步步為營,時時占得先機。
3、努力克服“馬小虎”,馬小虎害人不淺,問問即將中考的中考學生便知,怎么克服呢?
(1)做題時精力高度集中;
(2)心中有“下筆皆正確”的信念;
(3)及時檢查。
4、要摒棄小學毛躁,不安的學習心態(tài),養(yǎng)成認真,踏實的學習習慣。
這個毛病在小學的學習中還不是特別凸現。原因是,小學的知識比較簡單,即使你粗心大意,也只是會做,寫錯馬虎而已。但到了初中,這就包含兩層含意:一是,似懂非懂。隨著初中知識點難度的增強,同學們如果再抱著這種蜻蜓點水式的學習方式,就不可能完全消化老師所講的題目,只知皮毛,似懂非懂。而似懂非懂不等于馬虎。前者根本上講就是不會,不懂。一旦養(yǎng)成這樣的習慣,就很難改正,而且還覺得自己其實很聰明,老師講得都會,只是偶爾馬虎而已??荚嚦煽円凰?。
二是,在完全會做的情況下,做錯題目。這是馬虎。小學時,大家分別在各個小學,班里面的同學不多,馬虎一點,還是不能影響到你在班里的排名。而到了重點中學,尤其是實驗班,競爭很激烈,大家都很聰明。這個時候比的就是誰更努力,更踏實,更少犯錯誤。這也是很多毛躁的同學在小學成績很好,而到了初中后,成績越來越差的原因。
5、要學會自覺學習,有計劃的學習。
一進入初中,同學們會驚奇的發(fā)現,與小學老師們事事關心,面面俱到相比,初中老師管的很松,作業(yè)留的不多,或者即使很多,也不檢查。上自習也沒有老師看著,隨便說話,也沒人管。在這樣寬松的學習環(huán)境下,一是,要自覺的學習:有些同學管不住自己,放任自流,不能自覺的找課外題做,預習,復習。這樣的同學多半沒有韌性,不刻苦。長此以往,與那些能夠自覺學習的同學,差距就會越來越大。等你發(fā)現差距的時候,一般就很難趕上了,因為大家都在一個水平的時候,你都不能讓自己努力自覺的學習,看到差距,就更困難了。
二是,要有計劃性。在學習的過程中,總會有自己學的好的部分,學的不好的部分。自己要有計劃的隨時查漏補缺。而且,初中難的學科較多,有計劃的分配時間,避免偏科也很重要。
6、題目并不是做的越多越好。
這個問題可能是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較經常犯的錯誤了。到了初中以后,隨著知識的不斷加深,很多學校為了增強成績,都會做大量的題目。這個時候,同學們千萬記?。翰荒転榱俗鲱}而做題。做量的題目當然是需要的,同學們只有通過做題目,才能將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消化,理解透徹。但如果,撇開知識點,只做題,到較后就是舍本逐末。更有甚者,有些同學,天天做題,從早到晚,刻苦努力,但到頭來,不但不會的還是不會,會的也不會了。
為什么呢?他只追求題目的數量,忽略知識點跟題目的結合,以至后來把原來熟悉的知識也忘記了。那到底應該怎樣做題目才是好的呢?或者說,做題到底真正的目的是什么?兩點:一是,要在做題目同時將題目和知識點結合,兩者不斷結合,達到深化知識點的效果。二是,找出自己還不會的題目,弄懂它。如果你只做自己會做的題目,那是一點收獲都沒有的。
總之,初中的三年是關鍵的三年,只有一步一步努力,才能在中考中脫穎而出,考入理想的高中,為考入北大、清華等大學奠定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