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的同學可能是覺得學習有點苦有點累,所以想找捷徑,比如試圖“看懂”習題,而不是真的動手去做,看懂習題可能跟看電影一樣,讓人感覺很好,一會功夫就能看好多道題,會很有成就感,但是考試考得并不是“看懂”,現實生活中用的也不是“看懂”,所以這種自我感覺很好的“看懂”早晚會現出原形的。
也有的同學可能是看書的時候覺得“看懂”了,做習題發(fā)現不會做,跑去看解答,又覺得“看懂”了,那么這些“看懂”就不是真的懂。這時候也不用謊,習題做不出來說明習題發(fā)揮了作用,幫助你找到了知識的盲點,也就是以為看懂了但是并沒有真懂的地方。如果能夠針對這些盲點進行鞏固學習,那么會比沒有重點的學習效果更好,
這就是為啥上課要做練習,課后要寫作業(yè),一些正規(guī)的網絡課、一本好的教材都會有習題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做習題其實是一種實踐,只有親自實踐運用了知識,才算真的學到了東西,才是真的懂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