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平素就要注重引導孩子明確的未來發(fā)展的方向。要想臨事不犯愁,就得未雨綢繆,平時就應該多觀察孩子,多和孩子溝通,真正了解孩子的特點、性格、志趣,引導孩子初步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、理想。那么選擇的時候就會有個方向,不會太犯難。而我們做家長的也只有建立在對孩子充分了解的基礎上,關鍵時刻才能給孩子提出的有分量的建議,即使孩子做不出意見,所選的也基本適合孩子。當然,如果孩子有主見,家長的選擇要尊重孩子的意見。
二、平時做足準備工作。作為家長,可根據孩子在高三后一學期的幾次重要的聯(lián)考成績,大致估量孩子成績的名次位置,然后根據《填報志愿指南》上的近三年各高校錄取分數線的數據去篩選、收集出和孩子成績的名次位置相匹配的院校。再多方查詢這些院校的設置情況,一般每所院校都有各自的優(yōu)勢。也可根據院校所在地理區(qū)域,根據其經濟發(fā)展、文化繁榮的狀況作出斟酌,為較終填報志愿作抉擇時做好前期充足的準備工作。
三、高考一結束,父母要及時提醒孩子不可完事大吉,讓孩子投入精力研究如何填報志愿,讓孩子在分數未揭曉的半個月里“補補課”:上網查詢也好,詢問學長也好,研究《高考填報指南》也好,做到心中有底、有數,填報志愿時才能讓孩子在自己的志愿選擇上擁有發(fā)言權,從而做出適合自己的正確的決定。
四、作為家長,要學習研究填報志愿的知識技巧,為孩子填報的志愿把好較后一關。如果確實有困難,可以咨詢相關人士。